|
當地時間6月8日,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訪問英國期間在倫敦會見對話英方牽頭人、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圖片來源:新華社) |
英國政府倡導自貿 歡迎中美會談
外媒報導,倫敦貿談在位於白金漢宮附近、由英國政府管理和運營的“蘭卡斯特宮”舉行。英國政府發言人8日表示,英國倡導自由貿易,貿易戰對任何國家都沒有好處,英國歡迎中美舉行貿易會談。
與中美日內瓦會談不同,這次特朗普宣布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與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裡爾一起參加中美倫敦經貿磋商。美媒指出,美國商務部下屬的美國工業與安全局負責監督出口管制,美國對中國的技術出口限制可能會成為這輪磋商的重要議題。
倫敦會議是特朗普今年發動“關稅戰”以來,中美雙方舉行的第二場經貿磋商。中美5月12日在日內瓦會談達成共識後,中方嚴肅認真執行了協議,美方卻針對中國芯片產品等實施進一步限制措施。
新華社9日發表時評,題為《行全球慣例,盡大國之責──中國規範稀土出口合理合法》。文章指出,在中美經貿摩擦深化、關鍵技術領域遭遇無理封鎖的當下,中國強化戰略資源管理易引發聯想。若將此曲解為短期博弈的“籌碼”,實則是矮化中國政策戰略高度。中國的稀土管制是基於國際通行準則、本國產業可持續發展需求和履行大國責任的審慎決策,其背後是國際法理、國內治理和全球責任的多重考量。與其陷入“脫鈎斷鏈”的焦慮或“戰略武器”的迷思,不如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理解和適應中國的治理新規上來,通過坦誠對話與合作,共同確保這一關鍵資源能在和平、可持續的框架下,繼續為全球科技進步和綠色轉型貢獻力量。
美對華依賴度高商品 關稅有望調降
中國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9日受訪時預計,此次倫敦會議或在關稅方面達成部分妥協。然而,在技術出口領域,預計競爭將更為激烈,過程較艱難。美國對中國芯片產業的限制與中國對稀土出口的管制形成相互牽制,增添會談複雜性。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向《大公報》表示,下階段中美將開啟多輪貿易談判,“邊打邊談”或成為主線。最終談判結果還看雙方籌碼和底氣。從關稅幅度看,特朗普本屆任期內,美國對華加徵20%-50%關稅將是可能性較大的區間;從時間上看,中美達成階段性協議將耗時1至2年,或在美國中選前達成框架性協議;關稅清單或有結構性調整,美國對華依賴度高的商品關稅稅率有望調降、戰略性商品的關稅稅率有提高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