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上來港就讀,非本地生訴心曲。(圖片來源: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 |
港中大:積極赴海外招生物色精英
立法會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表示,近期哈佛大學事件中受影響的師生,在尋找“避風港”繼續學業時,更多關注該地區能否幫助他們的未來發展,而香港國際化程度與研究水平突出,正符合人才的期望。“以往歐美被視為留學首選,是因為看好其市場發展,但近年國際市場呈‘東升西降’,發展機遇將更多聚焦於亞洲,國際人才都能觀察得到。”
黃錦輝又提到,即使美國逐步恢復國際學生簽證審批,但歐美留學環境的不確定性仍令學生憂慮,因此香港更應把握機會,主動出擊。他透露,本地院校近年積極赴海外招生,大學教師亦透過國際學術會議物色優秀人才。
嶺大:港師資課程設計媲美哈佛耶魯
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大學拓展及對外事務)、立法會議員劉智鵬指出,絕大部分香港院校的教研人員均在歐美主流名校畢業,香港不論是在師資還是課程設計上,都與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國際知名高校媲美。趁著優秀人才對歐美局勢憂慮的“東風”,劉智鵬認為香港應更高調地向國際發聲,嶺大亦會為國際學生提供不同住宿、獎學金等支援。
教資會秘書長鄧特抗昨日在政府新聞網訪問中表示,吸引更多外地學生來港升學,能為香港帶來不同地區的人才,有助應對國際競爭,同時有利校園更多元化,助本地學生具備更寬闊的國際視野,數年後香港資助大學的宿位有望增至約5萬個。
愛上來港就讀 非本地生訴心曲
香港是匯聚東西文化和擁有獨特文化的地方,同時也是唯一擁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的城市,能為非本地生帶來與別不同的優質教育體驗。多名來自本港大學的非本地學生認為,香港的大學校園具備高等教育文化多樣性、國際化環境等多項獨特優勢,並且生活多姿多彩。有學生留意到香港特區政府會為創業人士提供不同支援,期望日後都能在港創業,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