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中文熱”折射“中國熱”
http://www.crntt.hk   2025-06-06 13:30:59
 

  “中文熱”的背後是“中國文化熱”。隨著中國免簽“朋友圈”持續擴容,更多外國友人得以親身體驗和欣賞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各口岸免簽入境外國人2011.5萬人次,同比上升112.3%。今年首個“非遺春節”全球圈粉,各地紛紛推出非遺特色體驗項目,為“中國游”再添一把火。中國旅遊研究院的調查顯示,超六成的受訪者將體驗中國文化作為來華旅行的主要目的。韓國人姜真浩在瞭解到中國對韓國試行免簽政策後便開始自學中文,順利實現了帶著父母到張家界旅遊的計劃。

  如今,不少熱門中文歌曲、影視劇、遊戲、網絡文學、短劇等正“走紅”海外,成為中文學習的文化催化劑。今年年初上映的國產電影《哪吒2》已經成為全球影史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在海外也受到熱捧。在今年“漢語橋”比賽俄羅斯賽區預選賽上,有選手表演了《哪吒2》片段配音。揚州大學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中國文化IP正成為全球中文學習的重要驅動力,一些現象級文化作品推動多國中文學習需求激增。

  “中文熱”的背後還是“中國科技熱”。近年來,不論是DeepSeek引領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展潮流,還是春晚舞台上宇樹機器人驚艶“亮相”,中國科技的進步頻頻被國際媒體廣泛關注。前不久,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辦的聯合國中文日活動開幕式上,來自不同國家的聯合國職員朗誦由DeepSeek生成的《臨江仙·文明之光》,體現出古今交匯、人文與科技的融合。

  中國科技的進步,不僅讓更多人對中文產生興趣,同樣賦能中文教學。智慧宮國際文化傳播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智慧學中文”線上課程已覆蓋22個阿拉伯國家,線上平台學習人次超過100萬;北京語言大學利用大語言模型技術自主研發的“國際中文智慧教學系統”,為實現時時可學、處處能學、終身學習提供數字化方案。

  語言是文明交流的載體。“中文熱”是中國與世界雙向奔赴的生動注腳,更是開放中國與全球共享機遇的時代印記。未來,隨著更多人學中文、用中文,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將被更多人所熟知,中國同各國人民的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必將更加活躍和深入。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