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5日電/據新華社報導,炎炎烈日下,肯尼亞內羅畢塔蘭塔體育城建設工地,混凝土攪拌機的轟鳴與鋼結構的焊接聲交織,中肯兩國建築工人穿梭其中。這座將承擔2027年非洲國家杯足球賽開閉幕式重任的6萬人場館,正在見證中國建設的速度與質量。
“常規需要4年的工程,我們衹有兩年。”承建方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經理都曉的辦公室裡,一張進度表被紅筆圈滿。2024年3月,公司接下塔蘭塔體育城項目時,肯尼亞總統魯托提出要督查進度。
索承網格屋蓋需在50米高空完成毫米級張拉,誤差稍大就會前功盡棄;1300個集裝箱的建材需要從國內進口,供應鏈面臨壓力;3000餘名當地工人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培訓與磨合刻不容緩……
暴雨淹沒基坑時,建築團隊晝夜排水,從泥濘中搶出施工節點;面對技術難題,團隊與國內專家晝夜鑽研,攻克難關;為保障建材供應,團隊提前半年鎖定船期,與海關協同打通物流通道……
“過去他們只覺得中國遙遠,如今‘中國速度’成了共識。”都曉指著初具雛形的鋼結構屋蓋感慨。
為提高當地工人的技術水平,項目部開設技能培訓班。技術員邁克爾·奧蒂諾說:“中國建設者對工作的熱情和專注,令我們敬佩。建造這樣一座體育場,對我們年輕技術員來說,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總有一日,肯尼亞兄弟能獨立建起第二座、第三座塔蘭塔。”都曉說。
2024年6月,體育城項目遇到的第一道難關是混凝土適配。當地砂石含泥量高,雨季濕度波動大,導致混凝土保塌性極差,多次適配澆築離析嚴重。項目總工周振東通過機制砂與減水劑的精準調整,用一周的時間解決了混凝土問題。業主代表竪起拇指:“中國技術,我們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