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上海國際友好城市合作論壇舉行(圖源:央視新聞) |
中評社北京6月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5月28日至30日,以“綠色、低碳、發展、創新——面向未來的城市合作”為主題的世界市長對話·上海暨2025年上海國際友好城市合作論壇在上海舉行。來自22個國家的26個友城代表團齊聚黃浦江畔,圍繞綠色、低碳、青年、創新等議題展開對話。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上海已與59個國家的95座城市締結友好關係,“朋友圈”遍布全球。本次論壇以一系列務實舉措為國際友城合作提供中國方案,彰顯了中國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主動擔當。
開放合作,共築綠色城市發展網絡
坐上無人駕駛小巴、穿行於林草湖園中……來自墨西哥城的代表阿德勒·米薩埃爾·羅哈斯顧不上十幾個小時的路途勞頓,28日下午一下飛機就直奔位於嘉定的上海國際汽車城,迫不及待地體驗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有多聰明?哪些細節體現低碳環保?他不斷發問。
“墨西哥有一定汽車工業基礎,可以學習借鑒中國如何綠色、低碳地發展新能源汽車。”羅哈斯說,近年來,中國品牌汽車深受墨西哥消費者青睞,他正準備買一輛中國生產的新能源汽車。
上海的友城中有不少港口城市,雙方通過港口合作深化彼此情誼。“去年8月,‘阿萊特馬士基’號集裝箱輪靠泊洛杉磯港,成為首艘依托跨太平洋綠色航運走廊機制抵港的綠色甲醇燃料船舶,這是我們與上海合作的標誌性成果。”美國洛杉磯市副市長迪普利特·西杜說,洛杉磯與上海作為全球兩大航運樞紐,在世界最繁忙的集裝箱航線之一上建立起綠色航運走廊,共同致力於推動航運業綠色轉型。
當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孔福安展示該園區的低碳全產業鏈圖時,與會外賓紛紛舉起手機記錄。越南胡志明市人民委員會副主席裴春強說,胡志明市也在轉型,並確立了綠色增長等發展支柱。他倡議成立“創新城市聯盟”,在上海、新加坡、釜山、胡志明市、雅加達等樞紐港口與商貿中心間建立“城市間綠色走廊”,重點發展低碳物流基礎設施,“胡志明市承諾成為積極、主動、創新的夥伴,隨時準備與上海及各友城共同落實上述倡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