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舞劇《人在花間住》進京演出
http://www.crntt.hk   2025-05-26 13:23:39
舞劇《人在花間住》劇照。(圖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評社北京5月26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近日,由廣東歌舞劇院打造的舞劇《人在花間住》帶著嶺南文化的芬芳來到北京,以溫情和詩意喚起觀眾對親情的感悟與記憶。

  舞劇《人在花間住》將目光投向阿爾茨海默症患者,以“人—花—城”三者間的情感互動、生命互融為主題,圍繞罹患阿爾茨海默症的母親與迷失於都市繁忙工作、忽視親情的兒子展開故事講述。目前,阿爾茨海默症題材的舞劇比較少見,該劇導演費波表示:“這部舞劇的主題關涉病痛、關涉記憶,側重於表現人們共通的情感,這種情感可以通過具體的故事情景來表現,也可以是一種感受和共鳴。”

  這部劇以花命名,以花入題,處處有“花”的印跡。廣州是“花城”,花滲進了廣州的自然、生活、文化等方方面面,“人在花間住”契合了這座城市的精神追求。母親的花店開在“花城”的騎樓裡,和街坊鄰里間的關係,也如花一般美好。而劇中的兒子是一名園林設計師。母親對美的追求和對花的喜愛,也烙在了兒子的生命記憶裡,影響了他的人生軌跡。

  該劇妝造幾乎都是以花為靈感的設計,無論是百花仙子出現時,舞者模擬二十四番花信風的形態,花瓣纏繞飄逸的裙裾;還是幻境中,群舞頭頂馬蹄蓮形狀的裝飾,兼具造型感和危險感,都是用花來展現母親的心境和狀態。“疍家女”舞段中,搖曳生姿的疍家漁女們一仰頭,便可以看到抵擋日曬風吹的鬥笠下藏著一圈鮮花,含蓄、內斂、堅韌的外表下,暗藏了對美好生活的熱盼。

  在傳統文學中,“花”常作為美的象徵。但這部作品並沒有把“花”單純塑造成美麗的觀賞客體。編劇溫方伊表示:“花的美人人可見,不需要一部舞劇作品再來強調。人與花的關係若僅是看與被看的關係,那麼花便成為沒有生命的物體,不具有主體性。然而花有生命,人與花是在同一片土地上共生、相互依存。”花,其實是生命成長過程的一個象徵。當我們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時候,就應該盡情地綻放它,享受美綻放的過程。綻放的花朵不僅是視覺上的點綴,更是象徵著頑強的生命力,哪怕在記憶的迷霧中,人間真情依然如花朵般芬芳動人。

  主創充分調動身體、舞美、燈光、造型、音樂及影像,共同打造虛實結合的天地。隨著母親精神世界的變化鋪陳,花間與海底、鄰里或疍女……無盡幻象在光影搖曳間交織生長。舞者以舞蹈動作,展現出如詩如幻的光影和豐沛的情感,牽引觀眾進入到作品敘事中,感受藝術之美。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