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網評:關稅戰重構國際貨幣體系
http://www.crntt.hk   2025-05-26 10:55:53
  中評社北京5月26日電/網評:關稅戰重構國際貨幣體系

  來源:大公報  作者:鄧宇

  “關稅戰”陰霾下,美元的衰退不可避免,美元指數的快速下跌和美國中長期國債收益率的迅速飆升即是明證。隨著“去美元化”加速,更大規模的本幣結算、非美元強勢貨幣的逐漸崛起,以及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的研發測試提速,反映了國際貨幣體系的重構趨勢。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美國政府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上升至120%左右,美元在全球已分配外匯儲備份額的比重則下降至57%左右,2000年末美元的份額高達71%。與此同時,全球美元資產及其債務的貨幣結構也將發生深刻變化。

  美元衰落兩大原因

  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是“二戰”雅爾塔體系的歷史產物,在1970年代美元和黃金脫鈎所構築的“布雷頓森林體系2.0”為美元的衰落也埋下了伏筆。近年來,美元在持續走強的同時,地位卻呈相對衰退趨勢,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兩次危機對美元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2008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新冠危機期間,諸多亂象凸顯了美國政治經濟脆弱性的一面,包括國內民主政治的衰敗、種族和利益階層的撕裂、金融與實體經濟的嚴重背離、貨幣政策政治化風險、財政赤字貨幣化風險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顯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年均佔比從當年的63.37%,連續三年呈緩慢下降態勢,直到2012年才開始緩慢上升;新冠危機期間,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從2020年一季度的61.79%降至四季度的59.02%。

  兩次危機深刻反映出以美元主導國際貨幣體系所存在的不可調和的矛盾,長期依賴美元將付出更高的成本代價。如今美國以“對等關稅”威脅同世界“脫鈎”已經產生了持久的負面效應。美國的商品出口和進口在全球的比重也在下降,截至2023年二者的比重分別為8.5%和13.1%。相反,新興國家貿易規模和份額快速上升,非美元支付結算的份額也隨之提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