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1日電/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5月16日報導,2021年,韓國提出了投資18億美元建造一艘國產輕型航空母艦的計劃,並預計2033年投入使用。
這種軍艦可搭載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B“閃電”Ⅱ戰鬥機,即第五代隱形聯合攻擊戰鬥機的短距起飛和垂直降落型。有猜測認為,其排水量約為3萬噸,還可以運送部隊和裝備,以應對朝鮮半島一帶的威脅。
它配備船塢甲板,可用於部署韓國海軍陸戰隊或海軍人員執行兩棲登陸任務,類似於美國海軍的兩棲攻擊艦,儘管體積較小。
韓國建造航母的雄心沒有取得進展,首爾本月將進行重大調整。韓國海軍已經要求配備一艘多用途指揮和控制艦來部署作戰無人機,而不是一艘可操作有人駕駛的F-35戰機的航母。
吸取烏克蘭戰爭的經驗教訓可能是一個重要因素:衝突雙方都使用無人機打擊敵方車輛和前沿陣地,同時也執行監視和偵察任務。
首爾方面可能已經明白,航母可能成為一個巨大的目標,尤其是考慮到韓國希望讓這樣一艘軍艦靠近本土,在沿海水域活動,而不是將其部署到浩瀚的太平洋。
布蘭登·韋徹特去年在《國家利益》雜誌上撰文指出:“反介入/區域拒止方面的威脅是必須克服的主要威脅。航空母艦無法幫助實現這一目標。對於韓國來說,列裝KF-21戰機已經遇到了麻煩,認為它能可靠地生產——和維護——中型(或更大型)航空母艦是荒謬的。”
“多功能大型運輸艦2號”計劃是自由派總統文在寅政府發起的。保守派總統尹錫悅上台後,因有批評稱輕型航母不符合成本效益而暫停了該計劃。
可是,該計劃從未被終止,首爾可能仍然會繼續建造一艘3萬噸級可用於搭載直升機和無人機的軍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