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南岸區紀委監委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監督重點,圍繞行政審批、窗口服務等加強監督檢查,督促職能部門積極履職盡責、提升服務質效。圖為近日,該區紀檢監察幹部在轄區迎龍創新港企業服務中心瞭解情況。 (圖片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
中評社北京5月18日電/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導,“一個地方的發展活力同營商環境密切相關。”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指出,優化營商環境要一手抓改革,打通制約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卡點;一手抓幹部教育管理,引導幹部增強大局意識、服務意識、誠信意識、廉潔意識。開放也是重要的營商環境。
近年來,我國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中國營商環境發展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聚焦經營主體關心關切,展示了2024年全國層面營商環境各領域進展成效。《報告》主要內容、亮點有哪些?近年來我國營商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記者專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負責人。
《報告》按照企業從設立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展示2024年全國層面營商環境各領域進展成效
記者:《報告》主要內容、亮點有哪些?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來安排的原因有哪些?
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負責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多次強調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按照有關工作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28個部門和單位,共同起草了《報告》。
《報告》圍繞企業從設立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分5個部分集中展示了2024年營商環境相關領域出台的近50份法律法規或政策文件、貫徹落實的具體舉措和取得的工作成效。
“進入市場”部分,重點介紹企業正式投入運營前,所需經歷的市場准入、登記註冊、獲取經營場所、接入電水網等情況。各地各部門破除准入壁壘、推進信息共享、再造辦事流程,使企業進入市場的制度性成本更低、等待時間更短、獲得服務更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