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研組到訪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圖片來源:大公網) |
中評社北京5月11日電/據大公報報導,十四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專題調研組10日在汕頭展開專題調研行程,下午到當地的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小公園歷史文化街區等考察。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接受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訪問時表示,內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將很多重要史料妥善保存及向公眾呈現,相關經驗值得香港借鑒,建議特區政府要進一步做好愛國教育工作,鼓勵香港青年努力發揮自身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本身是特區政府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組長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表示,愛國主義教育應結合歷史傳頌方式推行,正如汕頭的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都是以這樣的方式,讓大家能夠鑒古知今,珍惜國家現在的繁榮、和平、安定、和諧,一起團結努力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相關活化歷史遺址的經驗值得香港借鑒。
開發紅色旅遊路線
她並指,香港本地也有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交通站”舊址,但至今仍是一間“荒廢小屋”,尚未活化,期望特區政府可以設立“抗戰歷史徑”,並將當年的“交通站”成為香港本地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專題調研組組長馬逢國表示,汕頭成功將一大片百年騎樓建築成功保育活化,成為吸引各地旅客、年輕人專程前來的汕頭小公園歷史街區。這證明景區的原始用途不應成為發展的障礙,正如香港有很多自然風景或富有文化特色的打卡點,但當中大部分多年來都未有提供相關旅遊配套,建議特區政府應以破格、靈活的思維將更多打卡點升級改造,譬如在萬宜水庫東壩等地發展合適旅遊產業等。
專題調研組副組長吳秋北表示,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妥善保存、展示很多重要中國革命事業史料,建議特區政府亦要設法收集、梳理本地的愛國史料,譬如東江縱隊在香港淪陷期間,展開的“秘密大營救”,在日寇嚴密封鎖下,將數百名文化界人士營救,及轉移往安全地方等歷史,開發本地的紅色旅遊路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