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月球或能“變身”天體物理實驗室
http://www.crntt.hk   2025-05-07 12:35:17
月球上獨特的環境使其可能成為天文觀測與天體研究的理想之地(藝術想象圖)。(圖片來源:英國《新科學家》網站)
  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近幾十年來,亘古荒涼的月球表面開始變得不一樣。中國和美國都向月球派遣了多款探測器,也計劃將宇航員送往月球表面。與此同時,月球正成為熱門科研目的地,全球眾多科研團隊在繪制藍圖,試圖將其打造成史上最尖端的天體物理實驗室,這可能實現嗎?

  英國《新科學家》網站近期報導,正在或即將於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學實驗裝置與天文設備,的確有望解開諸多宇宙之謎。一些長期困擾人類的疑問,或將在這片銀色荒原找到答案。

  繪制“宇宙黑暗時代”全景圖

  無線電波是探索遙遠宇宙奧秘的關鍵鑰匙。雖然人們能利用各種波長的光觀測恒星與星系的“蛛絲馬跡”,然而唯有通過無線電波,才能窺見宇宙第一縷曙光誕生前的“宇宙黑暗時代”。這段時期為後續星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而要想解開它的秘密,必須捕捉到宇宙大爆炸約38萬年後第一批氫原子釋放的光子所攜帶的信息。

  然而,這些最古老的光子僅以低頻無線電波的形式存在。在地球上,它們或被大氣層反射,或被人類活動產生的噪音淹沒,幾乎無法捕捉。而月球背面這片永遠背對地球的寂靜之地,或許正是觀察它們的理想窗口。通過分析這些原始光子的分布,天文學家有望繪制出“宇宙黑暗時代”的全景圖。

  不僅如此,月球背面的射電望遠鏡還能捕捉系外行星的極光與磁場信號,這些微弱信息在地球上同樣難以分辨。此類研究將幫助科學家理解系外行星的環境,甚至探尋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月球還能大幅提升事件視界望遠鏡(EHT)的觀測能力。EHT曾拍攝首張黑洞照片,而月球表面的無線電觀測站若與地球望遠鏡聯網,將使其成為更強大的“宇宙之眼”。更高精度的黑洞照片不僅能揭示這些神秘天體的本質,還能進一步驗證引力理論。

  作為首個月球射電天文實驗,NASA的“光電鞘月球表面無線電波觀測儀”(ROLSES-1)去年在月球南極附近著陸。儘管其意外傾倒,數據收集能力受限,但仍成功捕捉到來自地球和木星的無線電信號,證明了月球觀測的可行性。

  “月球表面電磁學實驗”(LuSEE Night)將於2026年啟動,目標是探測銀河系的低頻光,向“宇宙黑暗時代”的終極答案更進一步。而NASA的“月球隕石坑射電望遠鏡”擬在月球背面的隕石坑內架設直徑350米至1公里的巨型網狀天線。若成功,它將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射電接收器之一,憑借它可以聽到古老宇宙的“喃喃低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