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要處理冷氣滴水的問題,首先需要有關部門收到投訴,然後確定滴水位置,再向涉事者發出告票,勒令其解決滴水問題。”梁文廣認為,這種情況下流程繁瑣,且易有涉事人粗疏處理,致問題或反復出現。至於後巷衛生,他認為,執法上有一定難度。他表示,多數私家後巷未必有安裝閉路電視,如出現非法丟棄的情況,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及時間在現場捉拿涉事者,再發出告票處理。
他指出,政府即將在今年5月修訂衛生條例拓寬執法範圍,相信可以管制到私家範圍內的一些衛生問題,“例如滲水及冷氣滴水,草案就建議把‘沒有合理辯解而不遵從而進入處所通知書’定為違法行為,讓調查人員盡早進入涉嫌源頭單位”。他指出,登門調查的時段,也由朝七晚七延長至朝七晚十,配合市民現今作息及工作習慣,同時提高“不遵從政府通知和法庭命令,在指定期限內減除妨擾”的罰則。
關愛隊助加強防滴水意識
除了修訂衛生條例,梁文廣相信,透過關愛隊協助住戶加強解決冷氣滴水的意識,提供一些必要協助,同時引入人工智能鏡頭,協助發現衛生問題源頭,多管齊下協助執法,解決“老大難”問題。
政務司副司長辦公室回復《大公報》查詢,地區治理專組會繼續與各部門密切監察衛生黑點的最新情況,並採取適當措施加強清潔、巡查及執法力度,以改善香港的環境衛生和市容。各有關部門會繼續努力不懈,密切注視這些地點(包括已剔除的黑點)的衛生情況,一旦發現情況有變,即採取行動。
食環署回復《大公報》查詢,強調持續審視各區非法棄置垃圾黑點的情況,並按實際需要和資源情況有效調配網絡攝錄機,處理冷氣機滴水問題時,已在去年行動中試驗使用紅外線夜視攝錄機,協助人員在晚間及光線不足的環境確定冷氣機滴水源頭,效果理想。
另外,食環署於2024年展開代號“晴天”的先導行動,針對出現冷氣機滴水大廈主動加強巡查,並配合宣傳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