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工會促政府適時調整輸入外勞
http://www.crntt.hk   2025-04-29 16:29:11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據大公報報導,五一勞動節將至,勞工界早前聯署發表“五一宣言”,要求加強勞工保障。政府近年透過“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輸入逾5.4萬名外勞,當中包括逾兩萬名餐飲業從業員,引發業界關注。有餐飲業從業員向《大公報》反映,餐廳一半員工是外勞,自己亦懷疑因工資成本高而被辭退,打爛飯碗。工會肯定輸入外勞在特定時期能滿足勞動力市場需要,惟認為政府要適時檢視各行業的失業率及工資調整情況,當行業人手逐漸充足,就應該立刻減緩外勞輸入,確保本地就業優先。

  26個職業類別可申請

  香港勞動人口減少多年來困擾本地企業,2023年9月,政府透過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解凍”26個職業類別及低技術職位輸入外勞,自推出至去年9月底的一年間,總共輸入了2.8萬名外勞,平均每月2400人。優化計劃截至今年3月底總共輸入了逾5.4萬名外勞,意味近期短短六個月內,又新增了2.6萬名外勞,平均每月4400人,接近翻倍。

  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補充勞工優化計劃輸入的外勞中,超過兩萬人是加入到餐飲業中,占餐飲業工人總體數量10%。過去幾個月,工會收到不少飲食業工友求助,反映雇主輸入外勞後“唔夠工開”,“有餐廳甚至一半人手都是外勞,有人亦被迫辭職。”他引述一名本地連鎖餐廳工友稱,自從公司輸入外勞後,便將外勞長期頂替本地員工的更期,更將他從港島分店調到上水店,該名工友最終因工作路程太遠而辭職。

  黃國肯定輸入外勞計劃在特定時期的成效,舉例有段時間類似洗碗工等工種,高薪亦難以聘到人,外勞有助緩解請人壓力,但現時外勞已影響本地勞工的工作,甚至打爛部分人的飯碗,故必須檢討計劃,“對兼職散工而言,穩定而低薪的外勞,影響更大。”黃國指出,早前有連鎖米線店透露,九間分店獲准輸入50名外勞,月薪13000元包食宿,餐廳已毋須再聘請兼職。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