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俄烏戰場上的“聲東擊西”策略
http://www.crntt.hk   2025-04-27 10:57:44
圖1 欺騙的典型流程。
  兵者,詭道也——2500多年前《孫子兵法》揭示的戰爭本質,在俄烏衝突中再次得以驗證。俄烏戰場上,雙方不僅沿襲傳統的偽裝技藝,更將欺騙藝術融入數字化戰爭。電子戰、虛假信息等現代欺瞞手段層出不窮,如俄軍通過GPS干擾使烏軍導彈偏離目標,烏軍借助星鏈系統構建虛擬通信以迷惑對手。另外,社交媒體也成為新的戰場,偽造的視頻和圖片層出不窮,引導輿論持續發酵。當衛星和無人機的偵察精度達厘米級、AI算法日益強大之時,欺騙與反欺騙的博弈正推動戰爭形態向隱匿化方向演變,戰場真相愈發成為稀缺的戰略資源。

  何謂軍事欺騙縱觀歷史,無論戰爭形式如何,欺騙策略幾乎在每一場對抗中都始終存在。眾所周知,最古老的實例就是古希臘的特洛伊木馬計謀了。在戰爭中智勝敵人,才是取勝之道。即使到了今天,俄烏戰場上也隨處可以看到欺騙的影子。欺騙行動既能使實力較弱的一方創造有利場景或條件來對抗實力更強的敵人,也能使軍事強國優化其作戰方式,用以節省資源和生命。

  (一)定義與類型常見的戰場欺騙包括:反復示敵、以假亂真、故意失誤、信息過載、增強/抑制信號特徵、主動迎合敵人等行為。由於軍事欺騙在戰場上的重要性,“欺騙”也被寫入歐美軍隊的TTP(Tactic、Technique and Procedure,戰術、技術和程序)條令中。那到底什麼是軍事欺騙呢?

  欺騙被定義為:故意採取措施誤導敵方決策者,使其相信不實信息,並做出有悖自身最佳利益的行為,從而支持欺騙者的目標。欺騙的目的是誤導對手,通過製造混亂和不確定性,使其對作戰態勢產生錯誤判斷。此外,欺騙行動應有明確的目標,即擁有適當權力以促使敵方行為改變的敵方決策機構。這種改變的結果應有利於欺騙者,形成戰場上有利於己方的作戰優勢。

  欺騙能否成功取決於是否操控信息和感知,從而誘導目標受眾產生預期的反應。欺騙行動還應以利用敵方的認知偏差和決策過程的方式來規劃和執行。如果運用得當,欺騙手段在軍事戰略中會成為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它可用於影響敵方的“觀察—定向—決策—行動”(OODA)循環,從而減緩敵方行動速度,擾亂其決策過程,最終創造可加以利用的機會。

  欺騙方式一般分為兩種,即模擬和掩飾,前者是向敵方展示主要特徵,後者則是隱藏特定元素。通常情況下,一次欺騙行動往往同時包含兩種方法,即通過物理實體(如1:1飛機模型)、技術(如電子戰)或行政(如調動命令)等方式實現。欺騙實施又可分為:模擬的主動措施(展示、佯攻、演練、散布虛假信息)和掩飾的被動措施(偽裝、否認)等類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