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三二一,上鏈接!”
從去年11月開始,安徽合肥居民吳黎明發現奶奶趙靜的手機里總能傳來直播間的聲音。“每天刷直播間到半夜,怎麼勸也不聽。”吳黎明說。
伴隨而來的是家里陸續到貨的網購商品——5箱保健品、10瓶洗髮水、10支牙膏。主播一喊“上鏈接”,趙靜好像著了迷,總是忍不住下單。
“我們看到了也會馬上退貨,但有時退貨的速度還跟不上奶奶下單的速度。”提到這些,吳黎明有些無奈。
和趙靜一樣,當下很多老年人沉迷直播間,由此產生了大量非理性購物行為。如何讓老年人避免直播間非理性消費?
養生噱頭,限量發售
警惕直播間營銷套路
每天下午3點半,在趙靜常看的直播間里,一名自稱國家級名醫的“專家”會準時出現,圍繞老年人關注的癌症、血壓、血糖等話題講解養生知識。
講解了不到20分鐘,“專家”話鋒一轉,開始推銷起自家一款保健飲品,號稱有降低血糖、強化免疫、預防癌症的功效,“一瓶在手,所有問題都能解決”。同時因為是“限量款”,衹有前100名顧客才有機會買到。
等保健飲品上了鏈接,趙靜馬上下單購買了一箱6瓶,花費達5000元,隨即該商品顯示售罄。不過即使沒有買到,主播隨後還會“貼心”地補貨,再次上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