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太空新基建:中國商業航天提速
http://www.crntt.hk   2025-04-24 15:45:23
 

  “在衛星製造領域,商業航天企業低成本、批量化生產的優勢正進一步凸顯,衛星的研製正從少量定制模式向批產模式轉變,能夠像生產電腦一樣生產衛星已經走入現實。”銀河航天首席科學家張世傑說。

  新技術突飛猛進,造衛星成本降低,讓天上的科技應用便利地上的千家萬戶。

  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宏光說,從單星試驗到星座組網,從數據采集到智能服務,商業衛星正在實現從“太空基建”到“生態價值”的商業躍遷。

  城市交通點多、線長、面廣,路網規模大且結構複雜。利用衛星遙感和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快速準確提取路網的位置、形狀等信息,為城市路網核查工作帶來便利。

  過去勘察種植面積,需要人靠腳力一步步去丈量計算。衛星通過獲取植被指數影像,根據植被反射不同波段光的比例形成數據信息,從而反映出農作物的長勢、產量、出苗率等,200平方公里的農田僅用半個小時就能獲取全域影像。

  遙感技術具有大幅寬、高效率和低成本優勢,使得原始森林監測成為可能,極大地提高了監測效率,減輕了工作壓力,降低了工作危險。

  通過遙感考古,工作人員可以將視線拉高,看到遺址的全貌,得到一張總體的全局圖。

  抬頭仰望星空,“吉林一號”星座的117顆衛星,在俯瞰地球的同時,也實時記錄著農作物的生長變化情況;粵港澳大灣區航天宏圖的雷達衛星,每6小時掃描一次海岸線,其對台風路徑預測的精度可達百米級……

  無論是飛機、船舶、偏遠的礦區,還是無人區,在不遠的將來都可以通過衛星互聯網與地面通信網絡進一步融合,逐步形成天地一體、融通發展的立體化通信網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