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方在72歲涉案男子身上,檢獲大批印有“港幣五億元”字樣的“債券”。(圖片來源:大公網) |
中評社北京4月24日電/據大公網報導,香港竟發生有人手持總面值近一萬億港元的偽冒匯豐銀行債券到銀行開戶,銀行職員報警,涉案者全被拘捕!如此天方夜譚的事,前日上午發生在香港旺角,三名內地男女手持每張面值5億港元的“債券”,前往旺角彌敦道一間銀行開戶,職員發覺可疑馬上報警。警方在其中一名72歲涉案男子身上,檢獲大批印有“港幣五億元債券”字樣的“債券”,經點算共有1999張。該名男子連同分別姓盧(75歲)和姓李(65歲)內地男女,涉嫌“行使虛假文書”被捕,正被扣留調查。
用虛假文書可判囚14年
據悉,案中72歲男子手持的印有匯豐銀行標誌的懷疑偽冒“債券”,每張面額5億港元,外表與一般的20元鈔票無異。
在多個內地社交媒體,均見大量有關匯豐5億債券的帖文或影片,當中有人更使用紫外線燈驗證,這些涉嫌偽冒債券更有熒光反應,有人更“大叠大叠數錢”。
從部分圖片可見,“債券”上列出的發行日期為1995年1月1日,聲稱“由香港行政公署、財政公署商定批准(准)”,匯(滙)豐發行;債券為20年期,“不滿二十年不予兌付”。亦有圖片顯示,銀行名稱為“香港國際貨幣有限公司”,圖案與匯豐銀行鈔票無異。
不過,所謂“匯豐5億債券”並非新鮮事。早在2017年,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70周年展覽”上亦曾展出相關物品,顯示有騙徒將“20元紙幣”變成“5億元債券”。
翻查資料,過去不時有人向銀行出示虛假文件欲提取現金。今年2月10日,兩名菲律賓籍男女到中環皇后大道中一間銀行,出示虛假文件要求提取100億美元,職員確認假文件報警,兩人當場被捕。警方其後再拘捕一名馬來西亞籍男子、一名台灣男子及29歲內地女子。
根據香港法例,涉及保管或控制偽制紙幣及硬幣的罪行和使用虛假文書的罪行,兩者罪行的最高刑罰都差不多一樣。使用虛假文書的罪行,一經循公訴程序定罪,可處監禁1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