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神舟二十號明發射 港澳航天員有望明年飛天
http://www.crntt.hk   2025-04-23 11:08:25
 

  值得關注的是,窗口時間恰逢第十個“中國航天日”,給這次任務增添了新的承載和特殊意義。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這里成功發射,開啟了中國人探索太空的偉大征程。55年後,在喜慶第十個“中國航天日”之際,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將從這里奔赴“天宮”,跑好中國人探索浩瀚宇宙的“接力賽”,奮戰在各自崗位的廣大航天人將以誓奪任務成功的昂揚精神狀態度過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節日。在此,讓我們向為我國“兩彈一星”和載人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老一輩航天人致敬,向所有為建設航天強國而默默奉獻的奮鬥者、攀登者致敬!

  二、神舟十九號乘組在軌飛行已近6個月,能否請您介紹一下,任務期間,他們的在軌工作情況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

  神舟十九號乘組在軌駐留已滿175天,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3名航天員狀態良好。任務期間,他們進行了3次出艙活動和6次載荷進出艙任務,創造了航天員單次出艙活動9小時時長的世界紀錄,蔡旭哲已執行5次出艙活動,成為出艙次數最多的中國航天員,宋令東成為我國首名進行出艙活動的90後航天員,王浩澤成為首位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飛行工程師。特別是前期一次貨物出艙安裝時載荷適配器意外卡滯,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在第一次出艙活動期間,進行成功處置,為保障後續試驗任務順利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充分展現了乘組過硬的業務能力。

  在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方面,他們共參與實施了88個項目,覆蓋空間生命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空間材料科學、航天醫學、航天新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特別是國際上首次在軌利用全光阱實現旋量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制備,建成國際首個空間光晶格量子模擬實驗平台,原子溫度冷卻到了數十PK,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同時,生成了13餘種102個各類樣品,將隨神舟十九號飛船返回地面。後續,這些樣品將由科學家深入開展分析研究,有望在基礎理論前沿研究、新材料制備、空間輻射與失重生理效應機制、亞磁生物效應及分子機制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的科學應用成果。目前,他們正在開展乘組輪換和返回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三、請問目前第四批航天員的訓練情況如何,預計何時能在飛行乘組中看到他們的身影?港澳航天員執行任務有無時間表?

  第四批航天員自2024年8月入隊以來,按計劃開展了航天基礎理論知識學習和心理、航天環境適應性等多項訓練和部分專項訓練。通過刻苦鑽研、主動訓練,所有第四批航天員均快速實現了角色轉換,基礎知識儲備得到了有效加強,身體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通過組織觀摩發射、返回、出艙活動等飛行任務,第四批航天員對載人航天工程和航天員職責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根據訓練安排及前期經驗,不同類型航天員從入選至執行飛行任務的時間有所不同。我們正在按照既定計劃有序組織開展第四批航天員的訓練,在取得飛行資質後,他們將被納入飛行乘組的候選範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在飛行乘組中陸續看到他們的身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