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2日電/嘉信理財香港理財顧問林長傑認為,關稅的陰霾在過去數週令市場、貿易夥伴和美國企業坐立難安,最終特朗普於4月2日宣布規模超出大多數分析師預期的全面徵收關稅政策。
這個消息開展了接近一個世紀以來未曾有過的經濟實驗,大多數經濟學家更認為將會引發全球貿易戰,導致物價上漲、經濟增長放緩及通脹加劇。然而,白宮相信此舉將從根本重塑美國經濟,最終帶來理想成果。無論哪種觀點最終兌現,關稅政策都可能在未來數月對全球經濟、市場以及聯儲局貨幣政策決策造成深遠的影響。
雖然白宮對歐盟商品徵收20%關稅以及對英國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稅是意料中事,但對其他地區徵收的關稅卻遠高於預期,尤其是對亞洲進口商品。新稅率包括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54%,對越南徵收46%,以及對全球最大半導體供應地台灣徵收32%關稅。
重要的是,這些關稅是由從其他地區進口商品的美國公司支付,而並非由外國支付。然而,相關公司通常以提高價格的形式將額外支出轉嫁至消費者身上。經濟學家擔心,物價上漲將削弱消費者購買力,導致失業加劇及擴大經濟放緩。
新關稅在多大程度上是用作鼓勵各國與美國制定較有利貿易條款的談判策略,是其中一個關鍵問題。特朗普簽署的行政命令明確賦予總統權力,在外國進行談判或採取其他措施來減少其貿易壁壘時,可以降低對當地徵收的關稅。換言之,4月2日的公告可能是“開天殺價”,隨著各國開始談判並作出讓步,後續的公告可能是調低關稅。特朗普有在短時間內改變政策的先例,所以隨著談判開始,美國繼而調整對個別地區的關稅也不足為奇。然而,一刀切的10%最低關稅似乎會維持一段時間。
這次公布的關稅政策、消費者信心與購買力轉弱以及其他經濟警號,均預示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加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