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1日電/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報導,“將巡察整改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持續放大整改效應。”4月19日,福建省福州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收到了福州市委巡察機構的巡察整改評估情況反饋報告,其長效整改情況獲評“好”等次。今年第一季度,該公司負責的西湖—白馬河、三捷河等內河旅遊航線已扭虧為盈,實現單月盈利;內河旅遊綜合性月均營收相比巡察整改前增長近4倍。
福州是一座山水之城,城區內河網密布,內河139條,是全國水網平均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幾年前,我們集團首次推出內河游船航線時也曾短暫受到市民遊客關注。”回憶內河文旅項目開發過程,福州市水務文化旅遊有限公司黨支部委員、總經理王煒東坦言,“但隨著時間推移,航線運營中存在的問題不斷累加,入不敷出的情況逐步顯現。”
2023年,福州市委巡察二組進駐水務集團,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深度“把脈”。聚焦政治巡察定位,巡察組將發現的“三重一大”決策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反饋給水務集團,規劃脫離市場需求、航線開發進度緩慢、運營持續虧損、文旅融合缺乏創新等導致內河航線運營虧損的“症結”也被巡察組一一點出。
“巡察不是‘找茬子’,而是‘開方子’,幫助理順問題、打通堵點,倒逼企業每項決策、每個產品都要經得起檢驗。”對標巡察問題清單,福州市紀委監委第七紀檢監察室與水務集團紀委按照清單化管理,定期現場督導、約談整改責任部門負責人,督促水務集團逐條整改。同時,福州市委巡察辦派出工作人員指導水務集團制定責任清單,通過針對性指導推動整改責任落實。
針對內河旅遊存在的問題,市委巡察機構壓實水務集團黨委整改責任,提出緊抓旅遊旺季,先打響品牌實現社會效益,再逐步優化經濟效益。正因如此,福州首條“福舟悠游”精品線路“西湖—白馬河—東西河”航線應運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