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港股有力再上 季初先行觀望
http://www.crntt.hk   2025-04-03 16:40:14
  中評社北京4月3日電/據大公網報導,港股首季升幅高達15.3%,優於大部分主要市場,反而近年升幅較大的日股和美股三大指數都下跌,某程度暗示環球資金投放正有所轉向。回顧今年開局,隨著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國總統,在關稅陰霾下恒指一度跌穿19000點,但隨著投資者發現特朗普初期目標並未完全放在關稅,加上“中特估”概念開始帶動指數向上,春節後DeepSeek更成港股的引爆點,恒指最高觸及24874點。

  踏入第二季度,特朗普再成焦點,本文見報時美國應已宣告最新的關稅政策,但讀者們應理解特朗普政策的“跳脫”程度,預計政策之初,不論關稅稅率或細節的可變性相信十分大,建議季初先以審慎態度為主。

  美股和港股各有要注意事項,美股最大問題是自身經濟環境,根據美聯儲3月議息的會後聲明,美經濟前景不確定性正在增加的同時,他們不敢再對達成通脹目標作出評價,是否暗示美經濟轉差但通脹降不下來呢?

  美滯脹風險升溫

  這值得大家關注,因為若繼續這樣發展下去,美國步入滯脹的機會率十分之高。問題是就算美聯儲再進行減息,市場預計最快也要在6月或之後,變相第二季美國的經濟環節難以獲得額外支撐,關稅上調也提高美國的潛在通脹,預計會在第二季加速反映在美經濟數據上,若顯示經濟狀況繼續轉差但通脹下不來,滯脹、股災能遠嗎?

  而港股季初觀察味道應該較濃,第一大關當然來自美國關稅問題;另外是有沒有主題讓投資者發酵,隨著不少上市公司公布2024年成績表後,大多不能再走高,反映投資者在現時股價下都轉向審慎。所以預計港股要再往上突破需要更多的利好因素,從最新的採購經理指數中也可以見到各分項均回暖,但問題是經濟能否更進一步,內需和金融市場會成為很關鍵的部分,最近四間國有銀行獲財政部溢價注資或許暗示內地正要發力去拚,所以踏入第二季港股在政策預期這一利好因素下上行潛力還是更高。

  綜合來看,第二季初期應先持觀望態度,但若以上因素繼續發酵,內地和香港股市還是有較大上升潛力。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