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乒乓球老師細致指導台灣青少年。(中評社 梁夏欣攝) |
中評社北京4月4日電(實習記者 梁夏欣)4月2日,台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台灣寶吉祥文史教育協會常務理事馮明珠女士率領28名台灣青少年走進北京市第八中學,正式拉開“兩岸青少年中華文化交流活動”的序幕。交流活動通過傳統技藝與文化課程的深度體驗,搭建起了兩岸青年心靈溝通的橋梁。北京八中以熱烈的歡迎儀式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還精心設計了空竹、乒乓球、書法三項特色課程,不僅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更為兩岸青少年提供了面對面交流互動的平台。
空竹課堂:指尖流轉的非遺技藝
空竹課程安排在北京八中室外操場進行。校園操場建在該校二樓戶外平台,這一獨特的設計讓台灣師生驚嘆連連。教授課程的老師首先向兩岸青少年簡要介紹了空竹歷史背景,再細致講解了空竹的玩法。儘管初上手時還有些生疏,但經過短暫的練習後,兩岸青少年們已經將空竹抖得有模有樣。陽光穿透雲層,照在旋轉的空竹與盛開的海棠間,老師穿梭指導的身影與此起彼伏的嗡鳴聲交織成了生動的畫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