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德企行’評價情況作為監督檢查的重要參考,持續強化日常監督,督促提高執法水平。”德州市紀委監委派駐第一紀檢監察組幹部宋延帥介紹,市紀委監委通過大數據分析碰撞,對行政執法電子案卷進行梳理比對、分析研判,重點關注重復罰款、頂格罰款、同類問題同類情形區別罰款等情況,深挖問題線索。重點對處罰案由、處罰依據、處罰金額等信息相互對比,建立“近五年來注銷、搬離企業被行政檢查、處罰情況”等問題線索類數據模型5個,發現疑似過重處罰等問題3個。
各縣(市、區)結合本地涉企行政執法實際,建立“同案不同罰”等數據監督模型7個,篩查問題疑點9630個,發現問題15個,涉及生態環境局、應急管理局等8個單位,已反饋相關部門整改。利用已有的“幹部親屬開辦個體工商戶情況”等模型,嵌入式分析,形成新的數據後,二次套用模型查找線索。
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責定位,該市紀委監委還向全市紀檢監察系統制發《查處行政執法和行政罰款領域突出問題工作指引》。《工作指引》聚焦執法程序、自由裁量權、“以罰代管”等關鍵環節,從以權謀私、充當掮客、假公濟私等違紀表現入手,詳細分析違紀特點,細化明確查辦方式,進一步規範案件查辦。
“衹有依規依紀依法監督執紀問責,對每一個問題線索實事求是分析研判,分清到底是秉公執法還是吹毛求疵,才能既確保經濟安全健康發展,又有力激發經營主體活力。”參與專項監督的德州市紀委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幹部趙於潤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