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31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經濟政策的著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以消費提振暢通經濟循環,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服務於民生,這本國家“大賬”,影響著每一個家庭的“小賬”。
作為四口之家的“財政部長”,近日,家住山東濟南的郭婷(化名)翻開細心記錄的消費賬本,回顧過去一年的支出:總支出13萬元,比前年增加1萬多元。
郭婷說:“家庭開支增加了一些,但消費體驗和生活質量的提升更為明顯。”
消費的獲得感,蘊藏在政策的細節中。
消費需求升級
以舊換新讓“凑合用”變“馬上換”
“家裡多了二寶,最先覺得不夠用的居然是洗衣機。”2023年,郭婷“喜提”二孩,兩個孩子活潑愛鬧,衣服半天一換是常事,一家子每日換洗的衣服一桶都裝不下。家裡當時使用的洗衣機還是郭婷2013年結婚時添置的,雖然質量很好,但容量衹有6公斤。
2023年底,郭婷兩口子決定換個新洗衣機,逛遍了濟南的線下商場,最後相中了一款洗衣機和烘幹機的套裝。“容量更大之外,衣服烘幹後特別軟和,孩子穿了更舒服,而且再也不用把客廳當晾衣房了。”郭婷心動不已,但被價格“勸退”。套裝的商場標價1.2萬元,於是換新計劃擱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