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網信辦:給MCN機構戴上監管“緊箍咒”
http://www.crntt.hk   2025-03-28 10:21:08
  中評社北京3月28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網,隨著短視頻平台和網紅經濟的快速發展,MCN機構(網絡信息內容多渠道分發服務機構)的市場規模迅速擴大。與此同時,部分MCN機構因過度追求流量,屢屢挑戰公序良俗甚至法律底線,行業亂象亟待整治。

  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網絡信息內容多渠道分發服務機構相關業務活動管理規定(草案稿)》(以下簡稱《草案稿》)並公開徵求意見。《草案稿》明確了MCN機構的法律地位和責任義務,明確禁止其直接或組織、教唆、委托、協助簽約的網絡賬號實施發布網絡謠言、煽動網民情緒等行為,給MCN機構戴上了監管“緊箍咒”。

  行業亂象亟待整治

  MCN機構是指在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台入駐,為網絡信息內容創作者提供策劃、製作、營銷等相關服務的機構。

  簡單來說,MCN機構就像是網絡信息內容創作者的“經紀人”,他們負責管理、運營創作者的網絡賬號,幫助賬號提高曝光度、擴大受眾群體,以及提供專業的內容製作,並協助賬號與廣告主、品牌方合作對接。

  從MCN機構的盈利方式看,廣告發布、直播打賞、知識付費等都很常見,還有一些MCN機構通過自創品牌、推出技術服務等新模式盈利,但不論哪種形式,最終都離不開流量:賬號是否成功,看流量;有沒有廣告合作,看流量……伴隨行業的激烈競爭,在“唯流量論”驅使下,部分MCN機構的“騙人套路”層出不窮。

  “越苦越慘,流量越大”,這是有的MCN機構策劃視頻情節時遵循的原則。近幾年,“假冒騎手擺拍賣慘”等涉外賣員群體的謠言事件頻繁出現,有的謠言貼上“失業被迫送外賣”等標簽抓眼球,有的擺拍捏造“騎手深夜帶患兒跑單”等橋段博同情。相關調查顯示,從道具採購到劇本設計,再到視頻拍攝、炒作傳播,一條營造“騎手苦情人設”的灰色產業鏈已經形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