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圖:踏入容桂伍威權庇護工場農療科普基地,一片綠意盎然。交流團成員對於農療模式特別感興趣。右圖:“香港萬千社工看祖國”心連心佛山交流團合影。(圖片來源:大公網) |
中評社北京3月27日電/據大公網報導,微風輕拂,園內綠意盎然,一座由舊廠房改造的“港式”農療基地,如今成為了殘障人士身心康復和自力更生的“療癒農田”。
26日,香港萬千社工看祖國─“心連心”佛山交流團活動進入第二日,來自超過90家香港社福機構的400多位社工,走訪了多個與香港淵源深厚的機構,包括容桂伍威權庇護工場農療科普基地、受港式社區服務影響的順德區容桂街道華口社區、北滘鎮林頭社區等,瞭解這些機構不一樣的運作模式,深入交流經驗。
園藝+農務 實現自力更生
踏入容桂伍威權庇護工場農療科普基地,只見綠油油的藤蔓攀附在田間的種植架上,數串青中透紅的小番茄特別醒目。這裡不僅是一個農場,更是一個幫助殘障人士身心康復的“療癒農田”。“我們通過園藝活動,結合農務訓練,幫助殘障人士逐步適應社會,實現自力更生。”佛山市順德區容桂伍威權庇護工場經理曾偉祥介紹,庇護工場目前有90多名殘障人士,長期以來得到香港公益基金和一些社福機構的支持,為此園內香港元素特別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