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安徽宣紙工匠,接力傳承千年技藝
http://www.crntt.hk   2025-03-26 17:46:07
  中評社北京3月26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在安徽省宣城市涇縣,“三丈三”巨型宣紙生產車間人聲鼎沸。大家都將目光聚焦於中部的紙槽之上。

  “一、二、三,起!”隨著整齊的號子聲,44名撈紙工人用手一齊將長11.4米、寬3.6米的簾床從紙槽中撈出,在8名工人的輔助下,隨著漿水緩緩滴下,一張“三丈三”巨型宣紙雛形初現。

  然而,撈紙只是“三丈三”製作中的一個步驟,此後還要經過板榨、曬紙、剪紙等多道工序。

  “無論製作多大的宣紙,從投料到成紙,都需要300多天、108道工序。正是工人們在每道工序中的精益求精,才有了宣紙名滿天下的榮耀,才有了我們引以為豪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中國宣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宣紙公司”)副總經理黃迎福說。

  精益求精,磨煉手藝

  從涇縣縣城出發,驅車17公里,便來到了群山環抱的榔橋鎮烏溪村。這裡是中國宣紙公司生產車間的所在地。

  在撈紙車間,記者見到了正在查看紙漿情況的黃迎福。“在生產一線的工人就有400多人,他們都是公司的驕傲。”分管生產的黃迎福進入中國宣紙公司工作近40年,幾乎每天都泡在車間,他能夠叫出廠裡每名工人的名字。

  在黃迎福眼裡,撈紙工齊志國便是其中的代表。

  齊志國是涇縣本地人,從1995年進廠學徒開始,工作近30年,“撈紙多少張已經數不清了,但怎麼也有幾百萬張,成品率大概能達到95%。”齊志國話不多,工作時一臉嚴肅,說起自己的成績,反倒有些不好意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