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5日電/據大公報報導,廣東省政府60年來始終堅持“急香港之所需,盡廣東之所能”,通過東深供水工程的三次擴建,一次全面改造,年供水量由0.68億立方米躍升至24.23億立方米,為了進一步提升對港供水的應急保障能力,歷時5年建成了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西水東調工程)的建設,對港供水實現了“雙水源、雙保險”。粵港雙方在水資源管理、技術創新和生態保護方面緊密合作,確保了對港供水的安全與穩定,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廣東省水利廳調度處三級調研員石教智表示,廣東省政府高度重視對港供水保障工作,60年來累計向香港供應優質水源超過300億立方米,相當於兩個新豐江水庫(萬綠湖)或600多個深圳水庫的容量。去年建成的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即西水東調工程)可為香港提供每秒10立方米的應急供水能力,確保在東江水出現問題時,西江水能夠及時補充。
西水東調工程不僅為香港提供了應急保障,也為東莞和深圳的未來發展預留了水資源。該工程每年可為香港提供3億立方米的應急水量,實現東江水、西江水都能供到香港,形成對港供水“雙水源,雙保障”。
廣東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與水生態環境工程研究所原所長邱靜介紹,自1964年起,廣東省與香港已簽訂13輪供水協議,構建了穩定的合作機制。雙方成立供水運行管理技術合作小組,每年召開會議研究對港供水事宜,並推行五級水量調節機制,確保供水精準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