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0日電/據大公網報導,長江和記公司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等資產一事備受矚目,近日發表的多篇文章,引發社會熱議。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回應記者提問時提出三點看法,指出社會就事件有很多議論,反映社會對事件的關切,這些關切值得重視。連日來,政界人士紛紛表達對此事件的看法,他們認為商人逐利無可厚非,但在大是大非面前,應該守住底線。
對於有辯解的聲音說“這項交易是純商業性質,完全不涉政治”,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工聯會理事長黃國指出,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商業行為。特朗普甫上任便對巴拿馬運河虎視眈眈,多次威脅以武力“收回”運河,又誣指中國“控制”運河云云。“傾唔過就逼”、“鬥唔過就搶”,儼然成為美國霸權利刃,所有國際慣例、規則,在“長臂管轄”下都徹底失效。說港企賣港口、美資買港口是單純的商業交易,不是天真,便是糊塗,這是典型的懼美、媚美,見利忘義,缺乏民族脊梁的言論。
這不是普通的商業行為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陳勇從自己的華僑家庭出身講起,“全世界超過6000萬華僑華人,對我們的國家、民族總是有一種親近的感覺。我們要在海外安居樂業,自己的國家、民族就是我們最大的倚仗。”這個道理不僅對於中國,對於美國、對於全世界所有國家的人都是如此。陳勇指出,香港企業的很多紅利也是來自祖國的發展,因此在面對個人短期利益和國家利益的抉擇時,更需要考慮全面。今時今日,香港社會各界更要瞭解國際政治,才能看清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個人、為香港、為國家謀取更大、更長遠的利益。
立法會議員李梓敬表示,香港企業的財富積累離不開把握國家發展機遇與政策支持,而美國近年頻繁巧立名目打壓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若在此關鍵時刻將戰略資產拱手讓予一直不擇手段打壓中方的美方,無異於背離國家根本利益,“商人逐利無可厚非,但在大是大非面前,應守住底線!”國家發展多年來給予香港和港商機遇,希望香港各界要飲水思源,在享受國家發展紅利的同時,更需承擔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並敦促涉事企業深刻反思交易背後的隱患,警惕切勿淪為美方打壓國家的棋子。
香港同胞始終同祖國風雨同舟、血脈相連。一起走過風雨,讓香港社會更深切地認識到,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從來不是對立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