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3月5日拍攝的埃塞俄比亞萊米國家水泥廠。新華社記者 劉方強 攝(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3月17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在繁忙的埃塞俄比亞萊米國家水泥廠,傳送帶上的一袋袋水泥經過機械手的精準抓取、碼垛,實現自動裝車。每天,數百輛卡車在這裡聚集,將約1萬噸水泥運往全國各地。
萊米國家水泥廠位於埃塞阿姆哈拉州的萊米鎮,距離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約120公里。這條被稱為“非洲之星”的日產萬噸水泥熟料生產線由中國企業總承包,是中非合作在基礎設施建設與工業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據瞭解,在該生產線投產前,埃塞水泥供不應求,且價格居高不下。2024年9月水泥廠揭牌投產後,當地水泥供應緊張狀況得到明顯好轉。目前到這裡購買水泥幾乎不需要等待,當天就能裝車離開,價格也從之前每噸1.5萬比爾降至現在的每噸約1萬比爾(1人民幣約合18比爾)。
埃塞總理阿比在揭牌儀式上說,萊米國家水泥廠的投產使埃塞水泥的產能大幅增加。“通過投資這樣的項目,可以改善更多人的生活,確保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萊米國家水泥廠的數據顯示,該廠目前每天的產能占到整個國家水泥產能的三分之一以上。“這條生產線不僅是非洲首條萬噸水泥熟料生產線,還是非洲最大的水泥生產基地之一。”生產線項目經理葉飛介紹說,“生產線採用了最先進的第二代新型幹法水泥生產技術,實現了生產過程的數字化與智能化,同時注重環保與資源的高效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