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辦涉案金額大、時間跨度長、涉案人員多的複雜案件過程中,一些縣(市、區)紀委監委派駐(出)紀檢監察機構和鄉鎮(街道)紀(工)委面臨力量不足問題。
2024年5月,涼山州寧南縣大同鎮紀委就遇到一個“難題”。“前期監督檢查發現,原葫蘆口鎮大興村2組組長黃某某涉嫌利用職務之便騙取土地補償款。”大同鎮紀委書記趙鵬介紹,該問題線索涉及資金多、時間長,僅靠鎮紀委辦案難度較大,隨後及時申請由縣紀委監委牽頭開展縣鄉片區協作聯合辦案。
寧南縣紀委監委明確由第四片區協作組成立調查組,由縣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室領辦,縣紀委監委駐縣財政局紀檢監察組和大同鎮紀委配合,對相關問題展開調查。經查,黃某某自2019年至2021年,利用職務便利編制虛假證明材料,虛報冒領青苗補償款、土地補償款共計358萬餘元(其中264萬餘元系未遂)。調查組隨即責令黃某某辭去組長職務,並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最終,黃某某受到相應刑事處罰。
四川省紀委監委探索開展縣鄉片區協作辦案模式,研究制定《關於進一步規範縣鄉紀檢監察協作工作機制的意見》,指導各縣(市、區)紀委監委統籌用好監督辦案力量,按照“地域相近、職能相關、務實高效”原則,將紀檢監察室、派駐紀檢監察機構、鄉鎮(街道)紀檢監察組織劃分為若干片區,聚焦重要事項監督、重點專項治理、重大案件辦理等開展協作,從“單兵作戰”向“協同作戰”轉變。
持續強化辦案引領,四川省紀委監委大力開展“提升紀檢監察機關案件查辦質效專班”工作,將“全周期管理”理念貫穿信訪舉報分析篩選研判、問題線索處置、審查調查、案件審理、辦案安全監管保障、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等各環節,補短板、強能力、促規範。督促縣(市、區)紀委監委優化調整內設機構,將人員力量向執紀執法一線傾斜。
大數據技術在監督辦案中發揮重要作用。四川省紀委監委推動具備條件的縣(市、區)紀委監委結合實際運用信息化手段,貫通財政、農業農村等部門監督信息,強化對民生項目資金使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基層小微權力運行等方面問題的發現和查處力度,進一步豐富“查”的手段、提升“辦”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