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自《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2024年11月15日發布以來,截至2月25日,已有82家上市公司發布市值管理制度。上市公司行動踴躍,從公司戰略層面系統規劃,不斷豐富工具箱,增強市場認可度,市值管理正成為上市公司的“必修課”。
加強前瞻性系統性謀劃
在政策引導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從探索階段步入規範化發展階段。市值管理被納入頂層設計,從公司整體戰略層面予以考量。
上市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的出發點基本相似,主要是提升公司投資價值,進一步加強與規範公司的市值管理行為,維護公司及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內容上則涵蓋管理架構、多元舉措、監測預警機制及嚴守合規底線等方面。
“指引出台後,市值管理從軟約束變為硬指標,上市公司更加關注自身市值表現和資本市場反饋,積極主動適應監管規則,尋求企業發展與監管需求、市場期望的平衡。”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
受政策影響,央企愈發注重價值創造,通過聚焦主業、提升經營質效、增強投資者回報等,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在市值管理方面,央企成為穩定資本市場的重要力量。截至2024年底,中央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境內總市值同比增長17.6%。
田利輝表示,隨著對市值管理認識的不斷深化,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經營質量有望不斷提升,有助於增強上市公司群體競爭力,進一步夯實市場內在穩定性,對於投資者形成穩定的預期和獲得穩健的投資回報,都將發揮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