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緒奎:我們將“發現問題質量”作為檢驗監督質效的首要標準,制定出台監督質量評價辦法,以評促優、激發效能,推動監督從被動受理向主動出擊轉變、粗放無序向精準發力轉變、傳統手段向創新方式轉變;開展派駐機構“小切口”立項監督,形成“選題把關、過程管控、質效評價”閉環管理機制,以“小切口”推動“大治理”。緊跟作風建設形勢變化,每年突出一個主題開展精準整治,先後部署開展“庸懶散慢拖瞞”、“中梗阻”問題、好人主義、“最後一公里”落實不力問題等專項整治,堅持依規依紀依法,準確運用“四種形態”,推動幹部多務實效、少搞形式。圍繞激勵擔當作為,細化“啟動程序—調查核實—研究決定—結果反饋—及時糾錯”程序,形成全鏈條機制,切實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高度統一起來。
劉衛東:我們緊盯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前移監督關口,針對發現貫徹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準確運用“四種形態”,特別是在用好“第一種形態”上下功夫,抓早抓小,靶向施策,對苗頭性傾向性政治偏差、輕微問題,早提醒、早介入、早糾正。同時,我們找准服務保障大局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並重,既督促幹部履行職責,又積極為幹部排憂解難,推動澄清正名、打擊誣告陷害、回訪教育等制度貫通銜接,靈活採用書面澄清、當面澄清等方式,規範審慎穩妥地開展澄清正名工作,及時消除不良影響,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積極性;對造謠中傷、惡意誹謗、誣告陷害的行為,依規依紀依法嚴肅查處;對回訪教育採取“一人一檔”方式,精準定制“個性化”方案,幫助犯錯誤幹部端正態度,改正錯誤,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緊盯實際成效,做到既監督人又監督事,既監督過程又監督結果
記者: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最終看效果。請結合實踐談談,如何緊盯實際成效,強化政治監督?
劉衛東:為確保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我們緊盯“關鍵少數”,綜合運用談心談話、走訪調研、約談提醒等方式,打好壓責任、糾偏差、防風險、抓整改、促發展監督組合拳,督促各級“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從講政治高度上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確保工作方向不偏、落實措施不虛、貫徹堅決有力。圍繞重點領域,建立健全分領域分專題監督機制,圍繞鄉村振興、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耕地保護等重點領域開展專項監督,著力發現落差溫差偏差,查找堵點淤點難點。緊盯成果運用,堅持治標和治本相結合,對監督中發現的問題,注重從政治上分析問題背後的深層次原因,並嚴格落實專題會商機制,與被監督單位共同研判監督發現的突出問題,同向發力、同題共答。如我們建立了監督檢查“雙反饋”制度,對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中存在的問題,向被檢查單位黨組織、黨委政府分管領導同步反饋,推動責任落實、問題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