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AGM-183A高超聲速導彈(來源:環球網) |
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近日,美國國防部官員證實,美國陸軍計劃在2025財年末之前為第一支部隊裝備遠程高超聲速武器。美國陸軍本應在2023年秋季前完成這一部署,然而部署計劃一拖再拖。
美軍高超聲速武器的研發及試驗究竟遇到了哪些問題?
技術特點
美軍此次準備部署的高超聲速武器——“通用型高超聲速滑翔體”,是由美國陸軍和海軍聯合研發的。據稱,其飛行速度可超過5馬赫,且可以在不同高度之間機動。軍事觀察員杜文龍具體介紹了這款武器的技術特點。
杜文龍:首先,這款武器裝備在美軍試驗中成功率很高,其射程據美軍聲稱可達2700公里至5500公里。該武器採用了助推-滑翔的變軌機動彈道,而且在飛行軌跡以及其他方面做了特殊設計。陸軍可以通過機動發射車組成發射單元,在空中運輸機的支持下,將這款武器快速部署到作戰地點執行打擊任務;而海軍則計劃將其裝載於“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上。此外,該武器的彈頭導引頭也將進行升級,除能夠打擊陸上目標外,還可能採用反艦戰鬥部或多用途戰鬥部,以實現殺傷能力的最大化。
靶場“背鍋”
按照美方的說法,由於靶場問題,2023年進行的幾次高超聲速實彈試驗均以失敗告終,導致部署計劃不斷推遲。杜文龍認為,美國在高超聲速彈道導彈研發方面走了不少彎路,導彈的核心技術難關尚未完全攻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