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眾體驗國內首款3A遊戲《黑神話:悟空》(圖源:經濟參考報) |
中評社北京3月5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導,隨著全球遊戲產業規模不斷壯大,近年來,國產單機遊戲猶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受到越來越多製作人、投資人和玩家關注,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與蓬勃生機。與此同時,國產單機遊戲也面臨諸多挑戰,專家建議,應從政策、市場等多方面完善,助力國產遊戲持續健康發展。
行業規模迅速擴張
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3257.83億元,同比增長7.53%,再創新高。遊戲用戶規模6.74億人,同比增長0.94%,亦為歷史最高點。在移動、網頁以及客戶端遊戲之外,單機遊戲市場,同比增長55.15%。
“在我剛入行的2017年,國內幾乎是沒有電腦端主機遊戲行業的。”雷霆遊戲發行負責人胡江洋說,“當時,國內手游、網游發展都很好,但單機遊戲真正的從業者可能還不超過50人,完全不足以被稱為行業。”
胡江洋表示,2018年單機遊戲《太吾繪卷》的發行,打破了許多人對國產遊戲的固有認知,開創了一個新紀元。在此之後,開始有很多製作人、投資人注意到國產單機遊戲市場。
單機遊戲,顧名思義是指不依賴於互聯網連接,能夠在單個計算機或遊戲主機設備上運行,由玩家獨自或與本地其他玩家進行遊戲的類型。單機遊戲的主要類型有模擬經營、角色扮演和動作類等。
在單機遊戲中,遊戲開發者通常會圍繞單人玩家的視角構建故事劇情、設計遊戲關卡和挑戰,因而玩家能夠在遊戲中沉浸於自己的世界,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探索遊戲內容,完成任務和挑戰。
全球單機遊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當時計算機技術開始普及,為遊戲的誕生提供了基礎。計算機硬件性能的提升,促使單機遊戲在20世紀90年代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2000年之後,遊戲主機和電腦端硬件技術取得了革命性突破。索尼、微軟等一系列遊戲主機的推出,支持高清分辨率和更強大的圖形處理能力,為玩家帶來了沉浸式遊戲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