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日本海上自衛隊“響”級聲學測量船(來源:澎湃新聞) |
中評社北京3月4日電/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新一艘“響”級聲學測量船“備後”號日前下水。作為2025年日本海上自衛隊首艘下水的軍艦,“備後”號聲學測量船其實是“響”級聲學測量船的四號艦。該級艦的首艦早在1991年便已入列。
那麼,時隔34年,日本重新建造“響”級聲學測量船,有何盤算?
日本“備後”號有何特殊之處?
此次下水的“備後”號是日本海上自衛隊“響”級聲學測量船的四號艦。一號艦、二號艦、三號艦分別於1991年、1992年和2021年入列。
“備後”號於2024年3月開工建造,標準排水量約為2900噸,計劃於2026年3月部署到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第一聲學測量隊。
軍事觀察員曹衛東指出,相比前三艘“響”級聲學測量船,“備後”號的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有了明顯提高。
曹衛東:在“備後”號的人員配備上,大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員屬於海洋調查和水文測量人員,而負責操船的人員數量較少,這說明它的自動化和信息化程度非常高。此外,“備後”號所配備的偵搜等相關設備的性能相較於之前的型號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