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發佈會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
中評社北京3月3日電(記者 海涵 盧哲)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今天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新聞發言人劉結一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一老一幼”等民生議題是牽動億萬家庭的民之關切,也是關乎高質量發展的“國之大者”。
有記者問道,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我們注意到,全國政協連續多年為養老育幼等民生議題建言獻策。請問發言人,全國政協在民生保障方面都發揮了哪些作用?
劉結一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一老一幼”等民生議題是牽動億萬家庭的民之關切,也是關乎高質量發展的“國之大者”。
劉結一指出,2024年,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是我們協商建言的重要著力點。委員們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調研論證,跨越東西南北多個省區,入街道社區、進養老托育院、開座談會,察民情、聽民聲,掌握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百餘位全國政協委員就建立健全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高質量人口服務體系開展專題協商。在提高長期護理服務市場化供給、前瞻布局發展銀發經濟、完善政策體系建設、協同破解養育痛點等方面提出實打實的意見建議,得到相關部門積極回應。對需要持續推進的問題跟進研究,形成專題報告,相關意見被有關部門采納。
劉結一繼指,大家關注的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病有所醫、弱有所扶等,同樣是廣大政協委員的牽掛。在中小學校園,他們關切青少年心理健康,推動落實好“雙減”政策;在城鎮養老機構,他們持續開展實地調研,從適老化改造到完善高齡老人助餐體系,以“一碗熱湯的溫度”,讓“夕陽紅”老年友好型社會更具暖度;在邊疆衛生院,委員們研究如何讓基層群眾“家門口”看病更有“醫”可靠,並利用專長,幫助基層醫護人員看片子、分析病例;在“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包括自身是殘障人士的與會委員,以共情之心為進一步提高殘疾人康復、教育、托養照護、無障礙服務等建言,為不斷提高殘疾人的生活品質獻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