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財政預算案:節流保未來 投資換生機
http://www.crntt.hk   2025-03-03 13:07:44
  中評社北京3月3日電/網評:節流保未來 投資換生機

  來源:大公網  作者:吳聯喜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2月26日公布的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被喻為“後疫情時代最艱難的平衡術”。面對全球經濟放緩、地緣政治動蕩,以及本地人口老化加速等多重夾擊,這份預算案以“節流保未來、投資換生機”為核心,努力在龐大財政赤字與未來可持續發展之間尋找突破口。香港正經歷結構轉型的陣痛期,需要社會以“短痛換長贏”的共識團結前行,為下一階段的發展積蓄能量。

  以制度改革釋放經濟潛能

  最新預算案不僅展現了特區政府在面對財政挑戰時的務實態度,更為香港經濟復甦注入了新動力。面對龐大財政赤字,政府開源節流雙管齊下、務實應對,體現了以改革促進創新,加速香港推動高質量發展;同時政府亦盡力改善民生,盡量減低對一般市民的影響。

  根據2025/26年度預算案,本財政年度赤字達872億元,較去年初公布預算案時所預測的481億元幾近翻倍。陳茂波預計,到2028/29年度,政府綜合賬目可望恢復盈餘。不過,有報導指若不計及淨發債款項以及防疫基金、種子基金回撥,本財政年度實際赤字超過2000億元。坊間亦預計,2025/26新財政年度仍會存在較高的赤字。政府預算截至今年3月底的財政儲備約為6437億元,這是有紀錄以來最低水平。

  陳茂波指出,在全球格局變化和科技變革的背景下,香港正處於發展的關鍵節點;香港必須勇於改革、敢於破局、不斷創新,以制度改革釋放創新和經濟潛能。因此,預算案中既有鞏固基礎、提速發展的針對性措施,也有守正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方面的具體舉措,重點包括:科技創新,發展人工智能、科技賦能產業、耐心資本;北部都會區建設;鞏固及提升優勢產業;集聚人才;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聯動;加速綠色發展等方面。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