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3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2月17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提出,繼續下大氣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隨後,各有關部門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措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提出要繼續下大力氣引導督促銀行業保險業將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做實、做深、做精,抓關鍵,出實招,見行動。中國人民銀行提出扎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進一步暢通股、債、貸3種融資渠道,加大各類金融資源要素投入力度,著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保持增量信貸供給
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一個複雜的經濟現象。“難”和“貴”的問題從何而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民營企業以中小微企業居多,在融資時常涉及兩方面的問題。一是由於成立時間短、缺乏歷史數據或信用建設意識不足,未能建立良好的信用記錄;二是由於採用輕資產運營模式,缺乏合規足值的資產作為抵質押物。受此影響,金融機構在傳統的授信審批邏輯下難以評估民營企業的信貸風險,從而提高貸款利率或減少貸款額度,由此產生了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營企業發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別是自2024年10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以來,各大銀行精準對接民營企業金融需求,積極引導信貸資源向民營企業傾斜,這一難題正逐步得到緩解。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餘額81.4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為33.3萬億元,同比增長14.7%。
去年以來,多家銀行在保持增量信貸供給方面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截至今年1月末,農業銀行民營企業貸款餘額達到6.73萬億元,較年初增加近2000億元,貸款餘額和增量均居同業首位。截至2024年末,興業銀行民營經濟貸款餘額1.7萬億元,近3年增長6200億元,增長超過55%,民營經濟貸款戶數近47萬戶,近3年增長25.5萬戶,增長近120%。截至今年1月末,中信銀行小微企業貸款餘額達1.73萬億元,同比增長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