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AI+醫療”成為熱門應用領域
http://www.crntt.hk   2025-03-02 17:03:45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據央視網報導,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廣泛賦能千行百業,“AI+醫療”也成為熱門應用領域。“AI醫生”您能接受嗎?下面聽聽大家怎麼說。

  四川省達州市居民萬雪稱:“AI看病還是放心,醫生看病,是人總會疲勞,難免會出現誤診,AI就沒有這樣的缺點。”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神經外科醫生王迪稱:“AI技術的應用對我們臨床醫生來說,現在就可以更加方便地獲取患者的檢查檢驗結果,並且對臨床數據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做出輔助性的決策診斷。”

  人工智能(AI)在醫療行為當中,究竟應充當什麼樣的一個角色?有關部門最近公布了指導性文件。

  2024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了《衛生健康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參考指引》,這份45頁的文件提出了84個應用場景,涉及預防、診斷、治療、康復等全流程。

  近期,湖南多家醫院引入國產AI大模型,將其應用於臨床、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多個場景。目前,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已成功完成全國產AI開放中台的本地化部署,拓展出臨床指南助手、影像學檢查報告結構化、體檢報告解讀等應用。

  在雲南昭通市鎮雄縣中醫醫院,通過使用醫學影像人工智能輔助系統,在冠心病診療、腦出血及腦梗死測量、骨齡分析等方面更加快速高效。在肺結節微小病灶的發現方面,遠高於人眼識別。將肺結節從人眼檢查5毫米極限,推到AI篩查精度達1—2毫米。

  但AI與醫生不是取代關係,而是共同守護醫療初心——“治病救人”。湖南省醫療保障局近日印發通知明確規定:醫生開具處方應與患者或患者家屬進行有效、充分地溝通問診,嚴禁接收人工智能等自動生成處方。記者走訪湖南多家藥店,發現藥師在接收處方時需要嚴格履行“雙審核”,均不接收AI處方。

  醫務工作者表示,AI系統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依賴於大量的高質量訓練數據,在處理複雜病例、結合患者個體差異進行診斷等方面仍有局限性,AI只能做輔助診療。同時,專家提醒,用人工智能開處方還面臨一定的法律風險,如果患者真的按照人工智能開出的藥方去吃藥,出現問題的話人工智能也無法對患者負責。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