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3月2日電/特朗普2.0來襲,加上關稅大刀狂砍,衝擊全球經貿局勢。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分析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時直言,特朗普做的事情其實都是有跡可循,這個人會改變很多東西,所以最好是知道說他要改變的方向,然後帶他往那個方向去,而台灣的目標不是極大化自身的收益,是要極小化傷害。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李鎮宇近日在Youtube頻道“範琪斐的美國時間”中談到,特朗普做的事情其實都是有跡可循,其實不管誰當這一任的美國總統,大概做的東西差不多,只是特朗普講話、做事直接,因為美國遇到非常巨大財政上的問題,因此特朗普大概要把所謂公共財私有化,所以就講說,美國可以提供保護但要付錢,還要購買武器,藉此活絡經濟,然後利用關稅讓製造業回流。李猜想特朗普一定會用關稅讓鋁、鐵、半導體等供應鏈回到美國,藉此創造就業機會,也會減低出口市值。
李鎮宇進一步談到,自己常說世界上有2種人,最好跟最壞的人創造歷史,多數的人是傳宗接代,前總統奧巴馬、拜登是屬於傳宗接代的總統,特朗普屬於最好或最壞的總統,一定是會改變很多東西,現在大家都看懂,這個人會改變很多東西,所以最好是知道說他要改變的方向,然後帶他往那個方向去,
李鎮宇透露,自己也去跟一些官員、智庫聊過,自己最常持的理論都是,特朗普不是說過“有一個很大的桌子,拿著一枝筆說這是台灣,桌子是中國”,那他現在拆桌子大概會掉筆,但筆掉在地上,不要摔壞就好。他進一步舉例,有四個人爬山遇到熊,其中一個人慢吞吞、趕快拿出背包里的慢跑鞋,被另一人問“你要幹嘛?”他回答“我要跑啊,我不用跑贏熊,只要跑贏你們其中一人就好”。
透過上述例子,李鎮宇說,在評論台灣政府或台灣目標時,“我們的目標不是極大化我們的收益,是要極小化我們的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