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據央視網消息,晨光熹微,肯尼亞海岸的漁民們在薄霧中將漁網撒向大海,所捕撈的野生鯷魚加工成魚幹後將出口到中國,制成美味食品,再銷往30多個國家。
負責這項國際業務的,是湖南勁仔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如今已成為肯尼亞鯷魚幹的最大進口商之一。“我們的相關產品年銷售額已突破10億元人民幣,公司每年需要進口原料魚數萬噸。”公司董事長周勁鬆表示。
2024年1月《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湖南與非洲國家經貿合作持續升溫。據長沙海關統計,2024年湖南對非洲國家貿易額548.5億元人民幣,繼續穩居中西部第一。
非洲咖啡、堅果等有了交易中心
湘粵非鐵海聯運班列年發運量突破千列;長沙高橋大市場成為中非貿易“商港”……湖南為許多非洲好物進入中國市場創造便利條件。
“有政府平台牽線搭橋,非洲咖啡豆進入中國市場更加順暢,節省了運輸時間,降低了成本。”得益於中國為非洲農產品開辟“綠色通道”,實施檢疫審批即申即審、優先查驗和綠色查驗通道等措施,景建華創建的以非洲咖啡為特色的湖南“小咖主”咖啡,已在全國各地開設了50多家連鎖店。
在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等推動下,湖南已打造非洲咖啡、堅果及農產品三大交易中心,初步形成咖啡、腰果、夏威夷果、可可、幹辣椒、芝麻等六條非洲產品產業鏈,非洲的蜂蜜、花生、大豆、水果等優質特色產品已實現穩定對華出口。
據中國海關統計,2024年,中國對非洲進出口2.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1%。中國與近半數非洲國家貿易額同比增幅超過兩位數。長沙海關副關長楊卓表示,中非經貿合作日趨緊密,互惠互利,既滿足了中國消費者的多元需求,也讓非洲商戶從中國市場獲得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