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8日電/據文匯報報導,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7日通報,中國牽頭制定的世界首個養老機械人國際標準(IEC 63310《互聯家庭環境下使用的主動輔助生活機械人性能準則》)近日由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正式發布。據介紹,這項標準依據老年人生理和行為特點,為各類養老機械人的設計、生產、測試及認證提供統一規範,將助力億萬銀髮群體高質量養老生活,引領全球養老機械人產業健康發展。內地權威專家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隨著社會老齡化趨勢加劇、人力成本提升,市場對養老機械人的需求與日俱增,這有望形成新興產業並帶來巨大市場空間。
據瞭解,這項IEC 63310《互聯家庭環境下使用的主動輔助生活機械人性能準則》國際標準聚焦互聯家居環境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健康護理等各個方面的需求和特徵,基於老年用戶所需的輔助支持水平,提出養老機械人的功能和性能分類,除了可用性、可靠性、無障礙、能耗和噪聲等通用要求以外,還對養老機械人提供的健康狀況和緊急情況監測服務,與家人及醫護人員的通信支持,多樣化的家務、娛樂、家居管理、照護等活動支持,外出和助行等移動性支持,信息和數據管理性能等分別提出了技術要求。
支持老年人獨立居家高質量生活
業內認為,這項標準的發布將引導養老機械人製造商精準聚焦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及需求,進行養老機械人產品的設計開發,提升產品質量水平,進一步增強老年人融入社會的能力,造福全球銀髮群體。而標準的實施將進一步引領打造養老機械人產業新賽道,助力創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曲線。
世界衞生組織數據顯示,預計2050年全球60歲以上人口數量將達21億,其中包括4.26億80歲以上的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老年群體在感知、體力和認知等方面,將不同程度地出現功能衰減甚至失能。養老機械人的出現不僅可以減輕社會和家庭對老年人的照料負擔,還可支持老年人有尊嚴地獨立居家高質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