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不過三年,烏克蘭就面臨被美拋棄命運
http://www.crntt.hk   2025-02-24 11:00:44
  中評社北京2月24日電/據大公網報導,俄烏衝突已近三年,世界早就麻木。以立場堅定挺烏的法國為例,民調顯示對俄烏衝突的關注度已是倒數第二。但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在北約總部的會議上公開聲稱烏克蘭恢復2014年前的邊界和加入北約不現實,還要求歐洲承擔起烏克蘭安全和重建的責任。這一切立即震驚了歐洲和全世界,歐洲媒體甚至把它比作是另一個慕尼黑協定。

  特朗普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一是選舉時他就反對援助烏克蘭,現在不過是兌現選舉承諾而已。二是作為商人,他認為美國投入巨資打一場沒有經濟收益的戰爭實在是愚蠢。為此,他不僅要迅速甩掉烏克蘭這個包袱,還要向烏克蘭索取5000億美元稀土作為回報。

  烏克蘭獨立建國不過三十餘年,國家就已淪為大國博弈的戰場,生靈塗炭、主權不保,現在更面臨被美國拋棄的命運。國家精英之不成熟、對殘酷的國際關係缺乏清醒認識是主因。

  烏克蘭建國之時擁有前蘇聯三分之一、多達1700多枚核彈頭,並有42架戰略轟炸機,是當時世界第三大核國家。但它卻在美英俄所謂的安全和獨立保證下將之放棄。

  這個過程中美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可謂威逼利誘。當然,即使如同俄羅斯這樣的歷史悠久的傳統強國也會犯類似的錯誤,比如俄羅斯也曾相信西方“北約不會東擴一寸”的承諾。

  當然,如果回到當時的歷史場景,剛獨立、百廢待興的烏克蘭也沒有其他選擇:它既不可能對抗美俄兩強──能源依賴俄羅斯,經濟援助依賴美國,也承受不了核武器的維護、保養費用,更別說重建相應的科研體系。如果使用年限到了,甚至連拆除的費用都沒有。但問題在於當它決定放棄核武器之時,就應該明白自己的安全並不能依靠一張紙,還需要謹慎的外交政策和成熟的地緣政治技巧。畢竟烏克蘭也是身處地緣政治複雜的歐洲,更和俄羅斯合併也已經三百餘年,耳濡目染之下它應該深諳國際關係的本質。歐洲幾百年不斷簽約、戰爭卻從未停止、邊界更不斷更替。所謂條約只是當時力量平衡的結果,一旦這種力量平衡失去,條約就會形同廢紙。別說烏克蘭這樣的小國,就是強大如俄羅斯也一樣:2001年小布什政府退出反導條約,2019年特朗普退出中導條約和開放天空條約,都和俄羅斯的安全有關,但也只能接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