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進入新階段後,“兩制之別”不會變,“一國之同”應展現新變化。
其一,香港“人心回歸”尚未完成,必須在“一國之同”上展現新變化。1841年鴉片戰爭後,香港被英國人管治了百餘年,香港的“成長軌跡”與內地不同,內地民眾百餘年來經歷的深重苦難,香港居民感受不深。因此,儘管香港回歸後納入了國家治理體系,儘管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已經完備,但“一國之同”的色彩還不夠濃厚,“人心回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香港應繼續“補課”。
其二,香港搭乘“國家發展快車”,必須在“一國之同”上展現新變化。香港的最大優勢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中國內地擁有14億人口、經濟總量超過134萬億元人民幣,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二大服務貿易國,是世界上產業鏈最完整的國家,這為香港提供了無限機遇,單從經濟的角度看,香港也應在“一國之同”上持續加力。
傳統優勢不變,培育新優勢應展現新變化
習主席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希望澳門特區“發揮獨特優勢、強化內聯外通”。這是“一國兩制”新階段對澳門提出的新希望。
習主席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的重要講話也有類似的重要論述。習主席說:“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這是香港得天獨厚的顯著優勢”、“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暢通便捷的國際聯繫。”
香港因“港”而生、由“港”而興,從開埠之日起,就發揮著“聯通”的功能;香港的金融業、航運業、貿易業,都是依托港口衍生而來,促進資金流通、貨物流通;香港保持普通法制度,也為聯通世界提供了法律保障。“聯通”是香港與生俱來的功能和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