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故鄉山水遠,兩情總相依。對華僑華人來說,無論走得多遠,家鄉總是心中最深的牽掛。鄉情鄉愁永遠是一首未完的詩篇,為他們的海外生活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
在剛剛過去的乙巳蛇年春節,許多僑胞尋脈家鄉年味,體驗民俗文化,重溫兒時記憶。本報採訪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多位華僑華人,聽他們講述——“誰不說我家鄉好”。
閩南年俗趣
除夕,在閩南話裡叫“年兜”,有祭祀祖先(辭年)、吃團圓飯(圍爐)、分壓歲錢(分圓)、守歲(坐壽)等習俗。作為福建泉州人,馬達加斯加華商總會會長蔡國偉在海外生活近30年後,仍保留著閩南人的傳統。
今年除夕夜,蔡國偉一家圍坐在一起,著吃家鄉特色菜肴,守歲聊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這種溫馨的場景,讓我感受到濃厚的家庭凝聚力和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他感慨道。
對閩南人的“茶桌文化”,蔡國偉也念念不忘。“客來敬茶,這是閩南人的待客之道。‘茶桌文化’不僅是一種生活習慣,還是一種社交方式和情感樞紐。在異國他鄉,我們以茶桌寄鄉情,彰顯閩南人熱情好客、重視禮儀、追求和諧的精神。”他說。
深耕中非經貿合作領域多年,蔡國偉欣喜地看到,近年來,閩南地區的傳統手工藝和民俗活動煥發新活力。不少地區充分挖掘當地民俗文化資源,發展特色旅遊業,吸引著來自天南海北的遊客。“閩南文化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以及敬畏自然、感恩生活的精神,閩南人勤勞樸實的生活態度,在今天仍有深遠意義。”他說。
2021年,“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被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6項世界遺產。為了助力泉州申遺,蔡國偉曾帶領法國福建商會參與、舉辦各類文化活動,向海外民眾講述泉州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海絲文化。同時,他還積極配合、協助相關部門,為其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報送申遺資料提供服務保障。“作為世遺之城的一員,我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蔡國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