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用藝術講述華人與唐人街故事
http://www.crntt.hk   2025-02-17 11:39:17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電/據人民網報導,近段時間以來,荷蘭鹿特丹舉行了多場歡慶中國年活動。在唐人街的一輛有軌電車內,當地市民與華僑華人一起做紙蛇、畫扇面、蓋蛇形印章;在中央火車站,華人藝術工作者帶著市民改造旗袍、編織金絲燈籠。

  華人藝術家胡芬妹是歡慶中國年系列活動的組織者之一。身為鹿特丹春節籌委會的一員,胡芬妹策劃組織春節慶祝活動已有10餘年。每年,她都會邀請荷蘭的文化機構和華人藝術工作者開展互動項目。

  胡芬妹介紹,受邀的華人藝術工作者大多為華裔二代和三代,他們通過作品展現其視角下的中華文化,並與到訪者分享華人移民故事及移民所面臨的文化壁壘等。

  30年前,9歲的胡芬妹隨父母從浙江玉壺移居荷蘭。考入阿姆斯特丹藝術學院後,胡芬妹在繪畫主題和風格的探索上接連受挫。作為班上唯一的華人,胡芬妹為融入主流而模仿作畫,但作品常被老師稱為“四不像”。

  畢業後,胡芬妹接觸到一個藝術項目,負責人琳達對她說“擁抱你的中國根”。胡芬妹受啟發,開始以華人移民的故事作為創作主題。她的作品記錄了荷蘭華人移民開辦的餐館、記憶里的玉壺山水風光,也以抽象的筆法描繪難以獲得文化與身份認同的華人後代。

  2009年鹿特丹歌劇節期間,由胡芬妹和琳達製作的《中國女孩》上演,將荷蘭最早的唐人街與華人的故事呈現給當地觀眾。劇中運用了川劇變臉藝術,演繹了華人女孩的成長以及應對文化衝突的心路歷程。歌劇節結束後,《中國女孩》還在烏特勒支、海牙上演,受到荷蘭觀眾喜愛。

  創作之餘,胡芬妹走街串巷搜集華人移民的老物件,記錄從20世紀初至今的華人移民故事。走訪中,胡芬妹聽到了許多華人追逐夢想、為華人贏得尊重的故事。她說,大部分老物件的主人已經離世,但他們留下的賬本、陶瓷碗、舊相册,見證了華人如何從餐館櫃台後逐步走進當地社會。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