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4日電/香港亞洲時報網站2月10日刊發文章,題為《日本的高超音速武器庫正在跟上進度》,作者是加布裡埃爾·洪拉達。文章摘編如下:
在來自周邊國家的威脅日益嚴重的背景下,日本正在對其高超音速武器計劃加大力度,但技術差距和對美國防務工業的依賴可能會減緩計劃進展。
本月,日本防衛省宣布,它已成功對其島嶼防禦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HGV)進行了飛行試驗。
根據這份日文公告,這些旨在早期和遠距離消除威脅的防區外導彈成功展示了其預期的飛行性能。日本的HGV研究將於2025年完成,而大規模生產從2023年已經開始進行。
此前,日本防衛裝備廳公布了2024年超高速滑翔彈(HVGP)一次成功試射的畫面,這標誌著高超音速武器的重大進展。 射程900公里的HVGP將於2026年進入日本陸上自衛隊服役。據報導,三菱重工正在加快該武器的生產。
在美國蘭德公司2021年2月的一份報告中,日本法政大學教授森聰和日本政治學者北岡伸一解釋了日本獲取高超音速武器的戰術理由。他們提到,高超音速武器可以穿透導彈防禦系統,瞄准諸如空軍和海軍基地、後勤樞紐和指揮中心等關鍵基礎設施。
不過,美國哈得孫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村野將在2024年3月為哈得孫研究所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日本缺乏深度打擊行動所需的幾個關鍵組成部分,比如護航干擾機和足夠的空中加油機。
村野將指出,日本在打擊移動、時間敏感目標的情報、監視、偵察和瞄准能力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並且仍在努力製造針對堅硬目標的彈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