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3日電/據新華社報導,今年春節前,在廣州上班的上海人劉先生乘坐客機返回故鄉過年,近2個半小時的空中旅行,他的愛犬“達芬奇”一直陪在他身邊。“多掏一千多加購了寵物專屬座位,跟我的‘老夥計’一起飛回家的感覺真棒!”劉先生笑著說。
“達芬奇”是一只法國鬥牛犬,劉先生把它從小養大,平時不僅為它精選狗糧品牌、定制專屬零食和玩具,還定期到店洗澡、偶爾美容裝扮,這次回老家,更是提前預定了南方航空推出不久的“愛寵進客艙”服務。
劉先生的經歷是近年來中國寵物市場持續升溫、寵物經濟全面開花的縮影。
當代中國人對寵物的情感需求逐步增加。在疫情隔離期間,許多人因為寵物的陪伴撐過了難熬的時光;越來越多的獨居老人、年輕人,渴望回家時有一個等候的身影;原本互不認識的鄰裡、網友因寵結緣,成為知己……
《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城鎮寵物數量已達1.2億只,而寵物精細化養育漸成趨勢。
“狗子太胖了,寵物跑步機搬回家,心率儀也要配上,還有冰足貼,給運動後的爪子降溫。”26歲的高博鑫給自己買個運動手表都心疼,為柯基犬“桃桃”花錢連眼都不眨;23歲的沈婧每月在金毛犬身上花費約1500元,大部分花在狗糧、零食、玩具上,還有一些醫療保健支出。
當前在中國,事關寵物的吃穿用度、出行、美容、培訓、教育、健身、醫療等擬人化的消費細分領域迎來快速發展,寵物企業紛紛開展創新嘗試,沿著功能細分、情感滿足、社交需求等方面,不斷切分消費場景和消費需求,寵物經濟產業鏈的完整度與成熟度在同步推進。
走進江蘇威鴻寵物用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只見工人們鼓足幹勁忙生產,一批批狗咬膠經烘烤、包裝後下線。公司總經理胡子夢告訴記者,寵物零食保持著快速增長。
春節期間,上海市黃浦區一家寵物寄養店的工作人員表示,除了洗護美容,寵物寄養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我們店寵物寄養價格從100元/天上漲至150元/天,目前寄養位置基本上已經滿了。”
而在原創寵物服飾網店“春風大小喬”,從“四大美人”套裝到《冰雪奇緣》女主角鬥篷,已設計開發出超過40款各種風格的寵物服飾,此外還有簪花頭飾、迷迭香扇等各種配飾和其他貓咪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