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為香港的主要貿易夥伴之一,多年來持續享有對香港的貿易順差。過去10年,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累計高達2700億美元,這一數字充分體現了香港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對美國經濟的正面影響。然而,美國的貿易戰政策卻無視這一互利共贏的現實,試圖通過加征關稅等手段對香港施壓。這種做法不僅損害了香港的利益,也讓美國自身付出了沉重代價,不但讓自身的經濟和國際信譽受到重創,美國企業和消費者也因關稅成本上升而承受額外負擔而成為受害者,美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領導地位亦因單邊主義行為而受到質疑。
而且美國新任政府的施政混亂與朝令夕改,也進一步暴露了“特朗普式”政策搖擺與缺乏遠見。例如,美國郵政服務局(USPS)於當地時間2月4日晚宣布停收中國內地及香港包裹,但不足12小時便改口,宣布2月5日起恢復服務。這種政策反復不僅讓企業和消費者無所適從,更凸顯了美國政府在制定和執行政策時的混亂與不成熟。
香港作為全球重要的金融和貿易中心,始終以其高度的自信與韌性應對外部挑戰。憑借誠信與實力,香港無懼任何威脅,並堅信能夠持續發揮其獨特優勢。長期以來,香港實行自由經濟及低稅政策,是全球貿易的堅定支持者。作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積極成員,香港始終致力於維護多邊貿易體系,推動全球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美國的加關稅手段不僅損害了香港的利益、打擊全球貿易穩定性亦打擊美元認受性,損害美國國民利益,是名副其實的“七傷拳”。 |